![]() |
|
艺术家二维码
![]() 可截图二维码分享或打印
|
李唐〔约1085-1165)。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徽宗时画院殿试中魁,补入画院。高宗时授成忠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
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笔墨峭劲,气势雄峻,去繁就简,兼工人物,初学李公麟,后变衣褶为方劲硬折。 创“大斧劈”皴法, 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而得盘涡动荡之状。并以画牛著称。 其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人所师法,其人品、画品均称道于当时,作品在南宋流传甚广,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极大。 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乳牛图》、《江山小景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濠梁秋水图》、《晋文公复国图》、《山水》等。
李唐所画的《采薇图》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着力刻划两个宁死也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槁,身体瘦弱,肉体上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在精神上没有被困苦所压倒。 作者着墨不多,把伯夷、叔齐当时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