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典轩首页 |  艺术家大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版  |  免费申建书画网
张僧繇艺术网
张僧繇
     首页                 书画家简介                 作品展览                  管理中心
张僧繇艺术博物馆          墨迹书法字帖          中外名画真迹原图图库          风雅颂         
   告知:实名认证艺术家可以到微信小程序里搜索自己主页里生成自己独立主页小程序图片
张僧繇
  • 姓名: 张僧繇   关注度:[35855]   支持票数:[1137]  支持投一票   
  • 省份:
艺术家二维码
张僧繇
可截图二维码分享或打印
     张僧繇简介

张僧繇,吴(苏州)人。梁天监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张僧繇(音同“瑶”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 龙 、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张僧繇擅长描写人物面貌,梁武帝因为思念出外担任各州的诸皇子们,便命令张僧繇为各个皇子们画人物像,画得样子维妙维肖,见图就好像见诸皇子们。 张僧繇吸收了天竺等外来艺术之长处,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传神逼真。 张僧繇的绘画真迹,目前已无从得知,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画作
卷》倒还流传在世。从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细画见长。这虽不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徵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僧繇的技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有的唯一资料。   张僧繇一生苦学,“手不释笔,俾夜作昼,未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醉僧图》等,分别著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已无真迹流传,仅有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还流传在世(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庙,超越群工。”张彦远家曾藏有张僧繇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看到过他的《维摩诘》、《菩萨》等作品。张僧繇生平勤奋,《续画品录》说他“俾昼作夜,未曾厌怠,惟公及私,手不释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足见他业精于勤的可贵精神。在色彩上,吸取了外来影响。   据《建康实录》所载:“一乘寺,梁邵陵王王纶造,寺门遗画凸凹花,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云。”据传他又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   >>更多详细

     张僧繇真迹高清原图大图
更多
实名认证艺术家推荐
杨天学 吴恵良 孟子洋 赵双群 李洪福 唐群峰 孙利民 韦光玖 王伟 刘有贵 刘赟 牧歌 陈俊雅 彭哲 段国辉 季涛 湖北程克松 汪传颖 张宗尧 林道飞 梁金元 刘尉恭 刘清福 黄世平 胡景德 胡宇平 周雄斌 陈建伟 孙峰 田淑国 蒋荣华 晨翔书法 刘春智 东石 马启煌
客服信箱:www3zitiecn@163.com   微信公众号ID:sdxco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大道179号新城市广场F栋1107室   微信关注公众号咨询   QQ:1764085446
Copyright©三典轩||官方微信公众号id:sdxcom        粤ICP备12011857号-1
微信二维码加载中....马上就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启动微信书画网,可以通过微信宣传推广!
关闭